2012年2月13日 星期一

備忘錄:材質藝術與設計概論

以下是我在 100 學年第一學期(大四上)的選修(材質創作與設計系)備忘錄。雖然課程名看起來是在概論材質,也確實是提及材質,其實是藉由每位同學輪番報告包浩斯裡頭的每位師父,大家互相學習這個廣泛被簡化成一種風格的名詞,進而,學習創作者可以更看見事物本質,如「本末與先後次序」、「非禮勿聽非禮勿視」、「民胞物與」與名學等思想,或者不以創作為專業的我,也能親自體驗、學習研究這件事情的嚴謹與重要性,這也是創作者需要學習的。

要論這堂課我受益最大的部分,都要多虧去年暑假時一位學設計的朋友推薦。除了上述提到的授課內容,「做記錄」也是讓我感受頗深刻的一件事情。備忘錄原本是每一堂課結束後的課堂指定作業,硬著頭皮繳了幾回,才發現這樣不但能幫助消化、記憶,以及練習表達,另一方面也和我們在認識包浩斯時所借用的參考資料(教學筆記、學習心得等)平行地互相參照,這是有點難以言喻的感覺。總之,若不是抱持著修營養學分的心態選課,這會是挺值得去上的一門。




2012-1-3 課堂報告:Marcel Breuer

Marcel Breuer 以無接縫鍍鉻鋼管椅子等傢俱製作見長,他評論自己的作品說:「這是一張最不具藝術感,卻具有邏輯性;最不舒適,卻具有機械性精神的椅子。」隨著房車與越野車、效果圖與平面圖等用品的設定條件不同,使用的對象也就不同。

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被夏宇用來發想【失蹤的象】
和另一首課堂發的【開始(三)】
都是用語言勾勒出形象,藉以表達一種意思。得意忘形說的就是表達時的意思、形象到語言由內而外的轉換,而意思沒有固定型態、會自己生長,從發展過程中得到形象。形象的不同就像設計椅子的設定條件不同,隨著不同的分界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追求舒適或刺激的車、追求視覺效果或空間規畫的設計圖)。

2011-12-27 課堂報告:Josef Albers

創作者的作品會受到過去經驗影響,像 Josef Albers 在包浩斯時任教於玻璃工作坊,其後畫作經常呈現出被光穿透的感覺。他與一些包浩斯成員陸續移居美國,與當時1920年代的世界局勢有關:包浩斯的設校與德國威瑪執政共始終,被納粹視為威瑪勢力的一部分、帶有社會主義色彩且延伸來與之對立。同時,也因擔心這些知識分子會帶來更大的反叛力量,因而藉「有反叛意圖」之故關閉包浩斯學校。

關於設計這件事情,我們也是在問「名」是什麼,以及「它」的內涵、用途等。意境沒有固定的型態,所以一個名稱底下是會有許多的呈現方式,這讓我想到第一堂課兩個隔熱墊帶來的啟發:我們可能受到不少「凡號」最常出現的型態制約,因而以為它就是這樣,因此難以跳脫來進一步賦予它收合的功能。

2011-12-20 課堂報告:László Moholy-Nagy

聽,是為了不被名詞所綁住。當外在刺激來的時候,我們的視線得穿透名詞,問那背後是什麼。若沒有知覺時,我們看的、聽的會潛移默化滲入,透過思考、行為顯現出來。【論語.顏淵】中提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慎選外來資訊,若非有理的就不用接收。而 Moholy-Nagy 剝去外包裝的手法、van Gogh 知道其他作品的異同而作畫,都是根據表像之外的觀察後所歸納出來的表現。

站在同樣的基礎上才有辦法溝通,若立足點不同(人鬼殊途)則無法對話,變成雞同鴨講,是無效的對話。

2011-12-13 課堂報告:Oscar Schlemmer

Oscar Schlemmer
受到未來主義對科技追求的影響,以劇場工作坊形式師父最為人知。課堂報告放的芭蕾舞作 Triadisches Ballett 不只是舞蹈本身,透過他對演員與舞臺空間關係的掌握,呈現在可以看見的佈景、服裝上,而舞者造型多以身體為基準的幾何造型為主,同時也讓碎步、旋轉等舞蹈動作更凸顯。戲劇之於表演藝術類似建築之於視覺藝術,兩者都需要整合各項專業,可以說是考驗戲劇建築作品如何以直觀的眼睛去呈現想像的多功處理技術。



談到臺灣的教育體制與養成時,提到了建築科系學生混淆效果圖與平面圖兩者的現象。平面圖呈現了空間配置,是設計師之間溝通的語彙,而效果圖加上了某些人的期待,像是住宅空間,企圖透過陽光、水滴等「原本就會存在的」元素說服他們:這是其他人怎麼看到你住的地方。

這兩者有功能之別,但由於體制轉向,使得非技職學生被迫要去聽市場在說什麼。這沒有問題,工作除了是自我實現,也得吃得飽穿得暖。微妙的觀察是:我們得做些正經事,但似乎沒什麼商業價值,或者反過來,做點事情讓生活過得去,至於價值啊內涵啊,等你真正在某領域佔到位子再來說。也許這關乎平衡點的取得?

2011-12-06 課堂報告:Lyonel Feininger

感於外,覺於內。前者,我們透過視、嗅、味、聽與觸等感官被動接受外來的刺激,而後者是「決定」這些感覺如何被每個人的心智所記憶。藝術可以說是兩者的中介,它使缺席的部分存在(英文的make absence being較能傳達語意)。有「覺」的發生,讓外來刺激進到個體,我們可以叫它經驗。由於每個人的心智都不同,先天後天的影響都有,導致每個人對同一種刺激的感覺也不同,在表達、詮釋或創作時,也都會有不同的呈現方式。

創作的問題在哪裡?若既非題材,也不是素材,那麼有可能是在更切乎於刺激內化成為心智的一部分、形成經驗的過程中。

我們習於將正面解讀為好的部分,反之亦然。其實,「負」在這裡可以看作是負空間,也就是主體之間的空間,或者說 exclusive (not including)

2011-11-29  課堂報告:Wassily Kandinsky

再延續對開放系統與封閉系統的描述,這次以社會主義<->自由主義意識形態、侯孝賢<->好萊塢電影為例。前者,討論到公平這件事情,社會主義類似於齊頭式的平等,由社會提供各種福利與公共建設,而自由主義像是起跑點的平等,人人都得從自己的起跑點各自打拚。課堂上提到各得不得其所的現象(物暢其流出清大拍賣),設計涵蓋範圍可以說是關於於眾人之事便是。我們有好的、值得一試的想法,於是透過純熟的技術來仔細地設計,運用在眼前的課題,而當不對勁時,該問的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並且注意問題的適切(首要問題)性。

後者,好萊塢電影像是英雄等角色、恐懼等感受附加在人物角色上,使得他們帶著完成劇情的任務,走向劇本設定好的封閉式結局。而以侯孝賢的電影作為相對應,人物角色重於故事、攝影剪接數較少,多賴演員本身的技術呈現該角色,這樣的獨立人格也使觀者保有參與的空間,在開放的故事氛圍中找到解讀的方式。 

2011-11-22 課堂報告:Paul Klee

我們經常是處在森林裡被身邊的一草一木迷惑、驚艷,以為看見事物的解方而手舞足蹈。但卻忽略了,看見事物的全貌是從脈絡著手,然後從一次一次的練習中訓練自己從置高點看問題。而事有本末先後次序,若回答這件事情無助於協助我們處理首要的命題,那就是踏入誤區。

現實生活中,問題常是牽涉許多面向。以美國為首的實證主義則以問題範圍的限制(封閉系統),進而縮小涵蓋範圍,從有限的條件中尋求解答,但可能只回答到看似與核心有關的表層。而中國從春秋戰國以來的處理方式,則是從想像能力著手,透過爬梳脈絡去追本溯源,去想像現在不存在、但從過去就開始累積的「本」。「慎終追遠,則民德歸厚矣。」這是與實證論相對的想像能力有關。

「民胞物與」談的是培養人民想像一己跟環境的關聯,像是秋狩。

計算與想像,是兩種回答題目的方式。根據不同場合、對象與狀況,首先是問對問題,然後決定採取什麼樣的「計算與想像」的比重去做。也許,唯一不變的是變動。在變動的過程中,「回答」這件事情可以看作是選擇哪一種路徑、策略的練習。如此,實證是對變動的因應策略,想像是從許多變動中找交集,回溯共通點之中的本源?

2011.11.08 課堂報告:Johannes Itten

Johannes Itten 帶領學生做呼吸練習,在當時被人視為與神祕主義相關聯。「神祕主義」是什麼?每個人對同一件事或同樣說出來的話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而神祕主義又是指涉「自然」狀態的、「自由」狀態的,還是「非自然」狀態的理解?

自然狀態與非自然狀態相對,前者是物理性的,包括對物體的(手拍球球彈起)、對人的(人性),後者是不可知的、難掌握的狀態,像是乩童起駕;而自由狀態從自然狀態是指人。康德其論述之所以受矚目,在於顛覆希哲以來的事件人的思考方向,從對主體的了解、進行「瞭解」這件事情下手。類似於在他之前兩千年的老莊思想,就曾進行類似的探討,是「意識」一說發源。

Johannes Itten 的基礎教育提及層次、色彩、明暗、質感與造型原理,
備註 : 拋下成見、評論,從建立材質與其他材質之間的直覺下手。

2011.11.01 課堂報告:Mies van der Rohe

「你們說的結構不是我所指的結構」van der Rohe, Mies

以美國為主流的大眾文化在無形中影響我們很深,很容易忽略了事物成形的脈絡。要跳脫流於形體的觀察與詮釋,應當從幾個問題切入思考:「是誰說的?他又是站在什麼樣的位置說這些話?」我們是受了時代改變的眼睛,所以能看見也容易接受現時世界的運作,而這些熟悉的感覺容易讓人無感於尚未被(或少人)提出的觀點。

研究/報告這件事情:「小題大作」是先對該議題概觀式的了解,再來是找到一、兩個對主題起關鍵作用/影響主題發展的部分深入討論。

2011.10.18 

雲門舞集的「流浪者之歌」:現代舞(當代作品)的表現方式與訴求不同於傳統的藝術經驗,最大的特點在於「由觀者自行參與其中」。

看到了什麼?「枯藤、老樹、昏鴉」是純粹的描述、營造氣氛,像是「現象學解釋法」描述所觀。

也許不存在「看不懂」這件事情:會錯「意」,「意」是方向(意像)而非結論(意指、想表達什麼)。

處理外在刺激的兩種方式:
「感」:閱聽者不須憑藉知識體系,純粹感受;「知」:閱聽者須依賴創作者、生產者賦予的知識體系。或許以上兩者是「純粹感受」與「知識體系」所佔比例決定?

2011.10.04
「同此情」的想像能力:近義字如同理心、設身處地。所有之於「我」之外的人事物(第三者)在某一時空的作為,是其衍生出的產物(創作、行為等),而他們的生命精神狀態是第三者的態度,也是產物的材質。如梵谷繪畫出他對世界的認識,若需詮釋或理解他的作品,勢必得想像「梵谷的狀態」是什麼?面臨什麼狀態?她選擇如何自處?等問題。

1960年代二戰後對藝術商品化的省思:回到第一堂課所討論「各個位置藝術家如何自處」的部分,創作到頭來是為了忘記創作本身,擺脫「複製」這蛀蟲狀態。身為原本技法的傳承變體,創新可作為遠離「蛀蟲」狀態的指引。

「趨於穩定 ←→ 變動」二元並存於同一對象的狀態是隱晦卻長存的。趨於穩定的過程中難免變動,而變動又同時使變項趨於穩定。

2011.9.27

課堂前,老師拋出兩個問題並說明:什麼是極簡?國內從設計面出發,而國外原始的想法是創作與商業行為避免重疊;實證主義對質與量的衡量方式帶來的矛盾:如教學評鑑。

全片從實到虛、由淺入深的闡述溫德斯對電影與創作的看法。首先,聲音必須透過媒介始得以被傳遞,是溫德斯在「里斯本的故事」中主要傳達的想法之一。同時,聲音與其他電影元素做為材質,藉由聲音,里斯本的風景也隨之被帶出來,像是建築的質地、人們的活動等。藝術創作的反思、接近片末也是找到導演時,「看不見的是至高無上」帶來一場精采的論辯:回到極簡。

2011.9.20 

這學期的第一堂課從庖丁解牛的故事開始。從庖丁工作的過程中,說明了唯有純熟的技術才能在創作的過程中不受阻礙、概念發揮的空間延展。以現代人唱歌看歌詞、用筆寫字的過程為例,對於準備詮釋的內容需要具備一定的熟悉程度。唱歌時對歌詞、編曲、配器等元素的掌握,或者書寫過程對文字的了解等,分別影響了最終作品呈現的完整性、是否能流暢的表達。

作品的呈現會受到以下變數影響:環境、藝術家、閱聽者以及工具。科技日新月異的推陳出新,創作媒材因而豐富了最終呈現的樣貌,然而,科技作為工具如同五花八門的開架式商品一樣,創作者更脫不開「工具」作為練習的泥淖。記得去年校慶講座上,設計師李根在先生曾提及「設計,是為了忘記設計」這個想法。關於設計這件事情,也許最終目的是為了忘記設計本身技術面的操作,創作者才有機會進行省思。

伯樂與千里馬的比喻讓我感觸很深。藝術管理作為主修科目,將我從系上的表演藝術領域漸漸推展至不甚熟悉的視覺領域,不論是哪一個領域,對於中介者/經紀/守門人角色的需求都是難尋且量大的。

課堂至此為一段落,某生提問帶起了一番討論:除了專職藝術家較能推出在質量上均達水準的作品,那麼位在金字他頂端之外的創作者該如何自處?

論創作的精神層面,也許金字塔各個階層都是旗鼓相當,他們的差別表現在作品曝光的力度與程度,這部分牽涉到經紀人與大眾傳媒運作的影響。Howard Becker認為,藝術家以專職、民間與素人藝術家等方式與這個世界發生連結。從事業餘創作如編織、拼布等項目,所求與頂端的專職藝術家不同。藏身在街頭巷弄不起眼的老婦,不一定會有影響世界、喚起意識覺醒的抱負,可能是傳承、興趣,或者不過是做為日常生活的調劑罷了。

這個問題背後是即將步入社會的學子們的煩憂,不妨從勞力市場、社會變遷等社會議題著手,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面臨什麼狀態,是否又開啟了不同的可能。

回到創作者的媒材上,課堂結束前讀了夏宇的詩【聽寫】。閱聽人不一定能意識到一個作品是如何經營出蠱惑他們的效果,創作者需著重的反而是一開始的準備工作。提及的例子是BauhausPaul KleeKandinskyItten在色彩學等處的研究。